2024-04-26 03:53:38

服装行业OEM探索:OEM能走多远?
来源:http://www.vifo.com.cn/article_view.asp?id=513
   近年来,“如何看待OEM”在服装界成为一个思考乃至争论的热点。所谓OEM,即英文Original Equipment Manufacturing的缩写,全称为“原始设备制造”,是国际化分工的产物。OEM之于服装业,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随着国内国际市场的变化和企业经营模式的转型升级,越来越多的服装企业,开始做OEM还是做品牌的反思。以低成本为核心竞争力的OEM究竟能走多远?记者试图通过浙江服装业关于OEM的探索,对战略机遇期即将到来之时的产业创新作一番解读。

  光靠低成本是不够的

  在服装界,“浙江制造”已经成为一面令不少其他区域的同行马首是瞻的旗帜,今年在各种因素制约服装出口的不利环境下,一季度浙江服装的出口的增长速度却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如果进一步分析就会发现,浙江服装的优势在很大意义上说是OEM的优势。一位专业人士告诉记者,浙江服装企业制造的产品,之所以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在国内外市场纵横驰骋,低成本是最主要的原因,在服装业这个劳动力密集型行业,低成本就是企业和区域的核心竞争力。一位服装老板这样表示,对于浙江中小服装企业来说,OEM带给它们最大的价值,无疑是与国际供应链和价值链的接轨。

  有这样一组数据可以看出中国服装业的人力资源成本到底有多低——根据美国《商业周刊》去年12月的调查,中国服装行业熟练工人的平均月工资为73美元,比印度尼西亚(75美元)、多米尼加共和国(102美元)、洪都拉斯(300美元)这些相对落后的地区都要低很多。庞大的人口基数提供的大量可选择的低廉劳动力,是中国OEM企业起步的最初推动力。然而不可忽视的是,近年来,浙江服装企业的资源和原材料的成本在不断上升,OEM成本上升的结果,导致企业或将生产成本的提高转嫁到产品价格上,或者通过扩大企业生产规模来摊薄单个产品的成本,但是扩大生产规模又谈何容易?!

  有专家一针见血地指出:作为单纯的制造和生产基地,在世界制造业价值链体系中必然不会占据重要地位,因为这种制造和生产基地更多依赖于生产成本等比较优势,其特征是“转瞬即逝”,较短时间内就可能转移到其他国家。著名产业集群专家王辑慈,甚至担忧浙江服装OEM有可能造成的“空洞化的危机”。

  要保持OEM的优势,仅靠低成本是不够的。一份来自浙江省的研究报告称:浙江制造业眼下面临的最严峻的挑战可能来自由低级产品向高级产品的转型,而绝大多数企业的自主创新开发能力又如此匮乏。与此同时,缺乏创新能力使得“浙江制造”只有屈居国际垂直分工的末端,大量低层次的出口产品处于不利的国际贸易地位,只能分得国际市场最单薄的利润份额,并且不得不频频遭遇种种非关税壁垒限制和反倾销指控。在国际市场,“浙江制造”甚至成了廉价品和中间产品的代名词。

  浙江服装业的OEM危机,从某种意义上也是一种“资源危机”。近年来,随着制造业的迅猛发展,资源和原材料成了当然的稀缺资源。浙江也成为中国大陆资源匮乏的省份,资源短缺成为了制约浙江制造业发展的瓶颈。浙江服装制造业长期受制于“面料业瓶颈”的限制——高档面料以及新面料基本上得依靠进口,这使得上游利润始终掌握在国外企业的手中,国外企业给中国企业分开下单,也就拥有更多的主动权。对于很多OEM企业来说,掌握了资源和原材料就意味着掌握了控制成本和扩张规模的能力。浙江的原材料和生产设备大都依赖省外或境外,现在向上游原材料和设备投资,将会降低生产成本、增加生产的可控性。宁波雅戈尔,原来只做服装成品,现在斥巨资做高档面料无疑是明智之举。有识之士指出:由于浙江服装产业较轻,易于模仿,进入门槛低,因而不可避免地陷于过度竞争的境地,并随着生产要素价格逐步上扬和市场份额不断分割,整个制造业利润的急剧减少将成为一种必然。谁能够重新整合产业链,就可能夺取更大的发展空间。

  值得注意的是,浙江服装业近年来出现了一种ODM趋势。ODM是英文Original Design Manufacturing的缩写,意即“原始设计制造”,指的是按照委托企业要求,由公司设计并生产,但是不使用本公司的品牌,也不负责产品销售。这无疑是比OEM更高级的做法。比如在IT行业,台湾地区把自己设计制造的产品展示给国际品牌商,得到国际品牌商的认可后,就可以接单该产品的制造加工。在这条价值链上,台湾制造商已经绝对不是被挑选者了,研发和设计上的优势为它们带来了更多与品牌商博弈的资本。

  在浙江服装界,一些有远见的OEM企业也已经开始逐渐向ODM企业转型,如浙江的茉织华服装公司就是通过将制造优势转变为设计优势,而成为了行业内的翘楚。该企业从十年前专门接单为日本公司生产工作服,到现在已经为“利维斯”、“Guess”等美国知名服装品牌ODM了。

  打品牌是最好的出路吗?
   
   在服装企业界流行这样一种逻辑,要想成为狼,必须先要与狼共舞。也就是说,做OEM只是手段,做品牌才是目的。把自有品牌打出国门,成为相当一部分靠OEM起家的服装老板的勃勃雄心。然而,打品牌真的是最好的出路吗?

  一位著名的美国咨询顾问曾这样指出中国服装品牌的问题——“品牌化是一场马拉松,而不是短距离疾跑”。把创建品牌等同于用钱砸广告的“短距离疾跑”的思想,在浙江服装企业中仍然十分普遍,然而大量的中小企业又不具备打广告公关战的经济实力,即使那些较有实力的企业,依然没有走出“明星代言+央视广告”的模式,整体的品牌建设处在十分尴尬的境地。

  靠自有品牌提高产品附加值的愿望是好的,但问题在于,一般来说,在国际市场,中国服装企业的品牌并不是采购商注重的方面,因为这些品牌对于他们和最终消费者来说都是不熟悉的,在他们眼里,有品牌和没有品牌的区别不大。只有当品牌在终端消费者中具有一定的影响力时,品牌才会成为左右采购商做出采购决定的因素。

  贴牌生产、做洋打工,虽然从表面上看处于一种弱势地位,却是一种培育实力的现实选择。毕竟做大品牌,需要很长时间的培养,要大量资金,要有很强大的企业文化背景,还有公平竞争这样的大环境才能创造出品牌来。现在如果只是一味地花钱创自己的品牌而不顾生存的话是很可怕的事。不得不承认,现在对于大多数服装企业来说生存的威胁依然存在,必须被迫接受国际产业链条中的分工,因为这种分工是符合企业自身特色和比较优势的。

  专心专意地做OEM,虽然赚的利润不高,但是如果企业能维持较为长期稳定的主要客户关系,并且保证制造生产的质量,还是能维持企业的生存和发展的,至少可以在某个市场占据一定的地位。毕竟采购商和贸易商在选择供应商时,并不只是把价格作为惟一的参考数据,他们更多地要考虑转换风险和机会成本,考虑供应商在它们整个价值链中的地位。直到现在,很多香港和意大利的家族企业仍然采取小规模的OEM模式。由此可见,OEM模式本身没有对错可言,而是如何选择的问题。

  著名产业经济专家给浙江服装OEM开出了这样的“药方”——一是规模上的扩大,第二是技术上的提高,第三是增强国际化水平。规模的扩张首先是自己产品市场的规模扩张。比如做领带的企业,就应该考虑如何把领带的市场份额做大,把生产规模做大,然后再把产品的科技含量提高,这是比较现实的。如果企业要继续拓展的话,首先是选择自己的上下游。当企业规模达到一定程度后,就必须顾虑上游的资源,因为未来的竞争就是资源的竞争。或者往产业链的下游扩张,而不是盲目的扩张。因为现在很多企业不具备非专业化的扩张条件。

  很多业内人士对OEM的忧虑,其实是出于对服装行业这个传统产业的发展前景的担心。对此,著名产业集群专家王辑慈引用国际上最新的观点认为,并不是说只有信息技术、生物工程、新材料,这些高新技术就是将来的发展趋势,就是附加值高的产业,传统行业里同样也有高价值的产业。比如服装行业就是具有高度创造性的产业,在产品里凝聚着人的大量的创造力,同样有着很高的价值。

  著名经济学家樊纲曾经将OEM的比较优势称之为一种“后发优势”。曾几何时,OEM对于服装企业来说,是一种自发的选择,随着环境的变化,OEM的形态必然也要发生相应的变化,这是一种必然的规律,服装界对于OEM的反思,其实是服装产业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记者认为,对于服装企业来说,对OEM不是要不要的问题,而是如何正视后发优势,不断调整定位,建立一种从自发走向自觉的战略姿态的问题。在服装产业的战略机遇期到来之时,正确地运用OEM以赢得主动权,才是最为重要的。从这个层面上说,浙江服装关于OEM模式的探索,具有以管窥豹般的全局性意义。陈 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