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4-26 22:02:11

40只“啄木鸟”谁真谁假?
来源:http://www.vifo.com.cn/article_view.asp?id=478
  “‘卡丹’到处有,‘狐狸’满山走;‘老爷’被偷车,‘鳄鱼’全国游;‘金利来’,愁!愁!愁!”这首打油诗形象地描绘出目前国内相当多商品借真名牌之名“搭便车”的现象。

  上海市工商局提供的数字表明,意大利的知名品牌“啄木鸟”,竟然在国内市场遭遇了近40个“外貌极其近似、名字十分相类”的“啄木鸟”。“华伦天奴”更是深受其害,据广东省工商部门提供的数字,加各种前缀后缀的“华伦天奴”在国内就多达120多个,而实际上该品牌的顶级名称只有3个;上海的一项市场调查数据更让人震惊:注册名称中有“华伦天奴”名称字样的厂家已高达200多家。 

“名牌”在近似上大做文章 

  在商场里,100多元一件的名牌衬衫,几十元一条的品牌领带,你可千万别以为捡到了便宜,因为这些所谓的名牌很可能就是假的。 

  据广东省工商部门的一位人士介绍,广州市场包括许多大型商场内销售的名牌货品大都是正宗品牌货的“兄弟姐妹”,特别是一些境外名牌,如老人头、梦特娇、华伦天奴、鳄鱼等品牌的“兄弟姐妹”尤其多。“老人头”像的皱纹两道还是三道,鳄鱼的嘴朝左还是朝右,梦特娇的花瓣有几瓣等各个品牌的细枝末节,都决定了商品本身价格的巨大差异,有些看似同一品牌的商品,其制造公司实际上根本就不同。据了解,“老爷车”品牌持有人是香港伟林国际有限公司,华伦天奴·古柏的国内惟一代理是上海泛大集团。 

  记者前不久跟随上海市工商部门有关专职打假人员,对上海市四川北路商业街上一些自称经营“啄木鸟”品牌服饰的商店进行了暗访。 

  在一家自称“法国啄木鸟(国际)时装有限公司”的店堂内,赫赫有名的“国际品牌服饰”正在换季大甩卖,绣着小鸟图样的男式衬衫,标牌价格仅为50元;一件米色男装外套,标牌价格为198元。销售人员煞有介事地对记者说,这是国际名牌法国“啄木鸟”,原来外套的价格是990元,后来打对折卖490元,现在正好碰上换季降价、全场清货,所以“折上打折”只卖198元,相当于原价的两折,“很划算的”。经不住销售人员的巧舌,“将信将疑”的打假人员到收银台前付款。但他又一次向销售人员求证:“‘啄木鸟’不是意大利的牌子吗?很贵的呀?” 

  销售人员有点不耐烦地答道:“你知道什么呀!世界上有好多‘啄木鸟’呢,法国的、香港的都是正宗的。再说从法国运过来是什么代价啊?如果是从法国来的,怎么会这个价钱卖给你呢?那都是要按美金算的!” 

  随后,记者一行又来到一家合资的服装公司。同样号称国际名牌服装“啄木鸟”,这里的男装外套价格却成了380元。当被问及为何价格不同时,这家商店的销售人员“好心”地告诉记者:“你们上当了,你们刚才买的是‘灵鸣鸟’不是‘啄木鸟’!”果然,仔细查看在法国“啄木鸟”商店购买的男装外套后,记者发现小鸟图样下标注的居然不是“啄木鸟”的英文,而是“LMN”(记者注:即“灵鸣鸟”汉语拼音的开头字母)。该销售人员承认,目前市场上销售的“啄木鸟”种类很多,远远不止一个;他们这只“啄木鸟”则是香港老板投资的,生产基地设在江西九江。 

  正因为能“花小力得大利”,一些不法企业不仅仿制,而且还自己监制国际品牌。广州市工商部门最近就根据举报查获了一起自制国际品牌的案件。 

  位于广州市环市西路的一家时装店内,公然悬挂着“法国华伦天奴服饰(香港)实业发展有限公司监制”的牌匾,该店出售的服装上标示有“V”图形组成的商标,从外观上看,与世界名牌“华伦天奴”商标极为近似。而实际上,该店销售的是由自己公司“监制”的服装,该服装店就是通过对商品的虚假宣传,误导消费者,达到扩大消费的目的。 

“伪名牌”现象殃及各行各业 

  据专业人士介绍,“伪名牌”现象在服装、皮具领域最为泛滥,而其它行业近年来也层出不穷。 

  全国政协委员、创维集团董事局主席黄宏生对于这种现象就有切肤之痛,他说,我们创维主要是生产电视机的,但是却发现市场上充斥着各种各样的“伪创维”,包括洗衣机、冰箱、冰柜、空调、影碟机、自行车、电饭煲等,甚至连鸡饲料也打起了创维的牌子。像我们这样遇到品牌难题的企业在中国不是少数。据黄宏生介绍,现在仅以“创维”二字作为字号的“伪创维”公司就有创维电器、创维房地产等,涉及的搭车商品包括40多种。 

  无独有偶。珠海格力电器公司也遇到相同的烦恼,这家全国赫赫有名的空调专业生产厂家拥有全国知名品牌“格力”,却频频被各种小家电、空调零配件等厂家借名发财,结果被损害了利益的消费者又只好向格力公司投诉,消费者的质量投诉电话一度令格力公司不得不发布通告以正视听。 

  据业内人士介绍,当前泛滥的“伪名牌”现象,其操作手法大同小异。许多国内企业将他人的知名商标登记注册为自己的企业名称,并委托中介机构到境外注册登记公司,而后在国内申请注册一个与该商标相似的商标图案,随即拿着商标申请受理通知书开始销售自己生产的“名牌产品”,使人误以为是国外知名产品。 

  譬如,“花花公子”是消费者熟知的国际名牌,但如果直接在服装上贴上商标、假冒“花花公子”出售风险太高。所以,一些不法分子就花上1万多元港币,通过深圳、广州等地的代理机构,先在香港注册一家诸如“香港花花公子XX公司”之类的企业,然后,可以通过“委托加工”“授权生产”等方式在内地设厂生产,当然他们还会在国家工商总局分别申请一个英文或拼音商标、一个兔子头图形商标,最后,就是把这些东西组合起来使用,在店堂装潢、广告宣传中尽量突出“花花公子”4个字,诱使消费者误认、误购。 

钻法律的漏洞查处难度加大 

  随着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知识产权保护问题已日益受到关注。但上海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商标监管处处长邢冬生坦言,在目前的法律法规体系下,“伪名牌”现象屡见不鲜,工商部门认定、查处时也常常感到十分被动,因此这种现象短期内很难杜绝,但其危害性无疑会越来越大。 

  邢冬生还说,近年来,一些不法分子已经认识到,单纯经营假冒伪劣商品,根据情节轻重将会受到行政、民事甚至刑事责任方面的追究,所以就钻起了现行法律法规的空子,打起擦边球。不法分子们把知名品牌的商标作为企业字号进行注册,或者申请近似的图形商标或中文商标,或者将单个图形商标、中文商标、英文商标分别进行注册,然后违规地组合起来使用,给消费者造成误认。 

  他指出,由于这种现象披上了看似合法的外衣,具有一定隐蔽性,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在认定其侵权时存在一定难度。即便最终能够认定,对仿冒商标提出异议,商标评审委员会的整个审查过程也将长达1年至1年半。 

  国内知名品牌“恒源祥”就曾有过这样的遭遇:国内某企业用“恒源祥”3个字在香港注册了一家“恒源祥国际公司”,然后通过许可使用的方法,在上海市场出售所谓“恒源祥”内衣、内裤。而工商部门进行查处却遇到了难题,因为解决问题的关键是要把香港那家“恒源祥国际公司”撤销,但如果上海恒源祥公司自己到香港去要求撤销字号,则必须通过法院等诸多程序,时间长,费用大;如果由工商部门提出撤销要求,则又超出了上海市工商局的管辖权范围。 

  知识产权问题专家还表示,杜绝这种现象的基础是加强法律建设,填补相关法律法规的漏洞。当前,我国法律法规对商标保护、企业字号保护、反不正当竞争等单一行为,都有明确的规定。但当不法分子将几种违法行为结合在一起的时候,合法的企业不合法地使用商标、误导消费者时,相关法律法规之间就出现了衔接上的漏洞或者空白,造成工商部门查处难、认定难、处罚难。因此,加强立法、完善法规将是防范制止这种现象的关键所在。 

  邢冬生处长同时认为,企业名称登记与商标登记制度的完善,同样势在必行。目前,我国的企业注册登记分为四级,县一级、市一级、省一级、国家一级。企业进行名称登记时,各级工商部门之间往往没有信息联网与信息共享。因此,一些不法分子就利用这一点把甲地的著名商标,到乙地作为企业名称进行注册登记。 

  另一方面,企业名称登记注册与商标登记注册分别属于工商局内部两个相互独立的部门管辖,而这两个部门之间也没有实现交叉检索,没有形成信息共享网络。结果,这也给不法分子将别人的商标作为企业字号注册登记,或者把别人知名的企业字号作为商标来注册登记提供了可趁之机。如果至少能够在省一级工商部门之间实现信息联网,或者把高知名度的国内、国际商标和高知名度的企业字号预先存储在计算机网络中,加以特殊保护,禁止他人注册成为企业字号或者注册近似的商标,就可以大大减少“伪名牌”现象的发生。 

  另外,消费者的不知情也加剧了“伪名牌”现象愈演愈烈。记者走访了工商部门、质监部门和消费者委员会等部门获悉,投诉“伪名牌”侵权行为的消费者寥寥无几。广东省消费者委员会法律顾问李瑾分析指出,很多消费者并不知道,看似相近的名牌商标原来也有假,并且是有法可依的,许多消费者甚至没有意识到,自己购买的实际是假货,而不是真正的名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