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4-20 17:31:21

时尚观察 | “以人为本”的“人”是谁?
来源:http://www.vifo.com.cn/article_view.asp?id=3400
  近年来,无论是在企业的自我宣传中,还是在各种题材的炒作上,我们都可以看到“以人为本”这四个字。初读时真让人周身温暖倍感亲切忘乎所以受宠若惊。我们惊叹社会的进步,不关心人不重视人的时代已被历史甩在了身后,成为永远的过去。我们进入了一个重视人关心人爱护人的时代。以人为本,多么伟大多么冠冕堂皇多么一语中的的口号!

  可是,这四个字看得多了久了腻了累了的时候,忽然想起一个问题。这个“人”是谁呀:是消费者,还是设计生产者?

  答案本来是明白的直接的简洁的,可看一看各种现象又容易让人糊涂。

  设计是生产的第一步骤,设计师也最容易和最爱讲以人为本。可事实却恰恰相反。有的设计师为自己设计的名片形状越来越怪异,尺寸越来越小。我见过的面积最小的设计师的名片大概只有通常名片的三分之一,让我收到包里就找不着;而且名片上面的字也越来越小,名片又用一种浓浓的怪怪的色彩做底色,使其上面的文字更加不易辨认。我就有过在饭店床头微弱的灯光下,绞尽脑汁睁大双眼远距离近距离上看下看左看右看仔细辨认某设计师的电话号码而不得的经历(饭店标准间的灯光这些年越来越暗,大概这也是以人为本的一种体现)。而设计师在设计名片的时候都不考虑对方的方便与否,很难相信他会在服装设计中体现以人为本的宗旨。

  我的朋友买的期房终于拿到了钥匙。要装修的时候才发现,室外没有放置空调室外机的托板。于是空调笨重的主机只好悬空而挂;走进屋才发现屋门不是开向墙壁一侧,而是开向本应开阔的使用率极高的空间,使宝贵的玄关变得更加狭窄。朋友说,我真想对设计师骂娘了。

  设计者往往把以人为本作为一个口号而只停留在口头上。他们缺少对生活的观察和设身处地的体验。现在手机成了人们必不可少的交际工具。但手机放在哪里最方便呢?男人和女人似乎有所不同。成年女性多把手机放在随身的包里,与化妆品、面巾纸、钱包混在一起;年轻女孩子近来流行把手机挎在脖子上,所以我也多次读到有犯罪分子专抢女孩子手机的报道。而男士,前几年流行手机挎在腰间,——我是个很迟钝的跟风族,就也把手机竖着挎在腰间。后来又流行横着别了,我也依样画葫芦,换了横式的手机袋。

  突然有一天,有个朋友笑我太老土了,你看现在谁还把手机别在腰里头呀?有品位的人都不别在腰上了。我环视四周,果然如此。那么,不别在腰上,放哪儿呢?像牛舌饼一样的手机放在兜儿里太沉了,我就又换了个小的。没想到小的又太小太轻了,使我感觉不到它的存在。就想,设计师怎么不给男人们在衣服上设计一个放手机的地方?人们的生活方式与过去相比,早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服装变来变去,在功能上却没有什么发展。而人们穿衣首先要考虑的就是功能啊。再比如:手机的耳机天线,以及随身听的天线,经常见的是使用者被这些线所缠绕,无论是打开还是收起来都非常麻烦,如果设计者能在服装的内里暗埋一条放置天线的通道,就像盖楼房时在墙壁里预埋下管线一样,对于使用者该是多大的方便!我曾给某大电脑厂家提过建议,如果能把电脑键盘设计成带灯的,就象手机的按键一样,使人们在暗处也能输入文字,该有多好。可惜对方并未重视。

  其实使用者和设计者都是“人”,但只有真正把消费者当作这个“人”,以消费者为本,真的站在使用者的立场上来设计产品的功能,这二者才可以圆满地和谐起来。